一般人用C/P值檢驗3C科技商品的「購買滿足點」,房地產也可以用C/P值來檢驗。在汽車或3C電子商品領域裡,常常可以聽到「C/P值」這個說法,所謂C/P值的解釋有好多版本(有人解釋是:capability/price是性能(功能)與價格的比值,也有人認為應該是Cost/Performance性能價格比,還有人說C/P值是CPI,成本績效指標/Cost Performance Index)。
但是,在台灣被民眾簡單的解釋就是「你花錢買的東西,你感覺值不值得」。舉個例子,如果花10元買了1奶茶,但喝完後,你覺得這杯奶茶好喝,有20元的價值,那麼,代表這杯奶茶C/P值很高,但是,如果喝完後,覺得難喝,連10元價值也沒有,那就代表這杯奶茶的C/P值不高。
C/P值取決於你自己的認知,也可以參考大家的觀點,整體來說:
(1)C/P >1,表示商品在你心目中的價值,遠高於物品的售價,也就是「物超所值」。
(2)C/P <1,表示這個商品售價高於它的價值,不值得購買。
(3)C/P =1,代表這個商品價值與價格剛好符合。
不過,依實務經驗,合理的C/P值一般都要求在1.33以上。
C/P值一般都用在討論3C科技產品的消費價值,房地產也可以用這樣的衡量方式來看「價值」嗎?以下我們拿淡水地區位於登輝大道、新市一路口的「伊東市」建案為例,繼續討論。
這件個案位於淡水登輝大道、新市一路,掌控進入淡海新市鎮門戶的位置,基地面積2110坪,都市使用分區為住五用地,建築本體規劃為4棟地上15層、地下3層的建築。
首先,個案基地的都市使用分區為住五用地,依建築法規定的建蔽率為35%,容積率為320%,表示2110坪的土地,能夠拿來蓋房子的面積有738.5坪(2110坪×35%=738.5坪),其餘1371.5坪(2110坪-738.5坪=1371.5坪)基地面積,當然就成為住宅活動空間,這樣的基地環境,空間就應該會感覺很舒服。
「住五」土地的容積率是320%,表示在2110坪基地上,總共可以蓋6752坪房子的樓地板面積(法規上是1坪土地可以興建3.2坪房子,所以2110坪×320%=6752坪),不過,所有建商都會加上地下室停車位、陽台、露台、雨批、雨遮等面積,所以,一般來說,通常容積率使用都會被擴大1.5倍。
因此,實際上2110坪住五的住宅區土地,可興建的房屋樓地板面積,粗估可以達到約10128坪左右(6752坪×1.5=10128坪),等於是1坪土地可以蓋4.8坪的房子(10128坪÷2110坪=4.8坪)。
掌握這些數據後,就可以算算看不動產C/P值的高低。根據市場調查,目前這塊基地區域土地市場價格每坪30萬元,平均每坪造價10萬元。以這件個案來看,1坪土地可以蓋4.8坪房子,那麼,每1坪房屋分攤的土地成本就有6.25萬元(30萬元÷4.8坪=6.25萬元),加上每坪需要10萬元的建築成本,「伊東市」的土地+建築成本已經是16.25萬元(6.25萬元+10萬元=16.25萬元)。
除了這個「硬成本」之外,一件個案還有很多「軟成本」,銀行融資就是其中一項,此外,開發個案還有營建管理成本,在銷售的時候,代銷公司的銷售費也要付,這部分成本,用最保守的數字計算,平均要再加1成,這樣一來,整體建築造價已經達17.87萬元(16.25萬元×110%=17.88萬元)。
這樣的「總成本」還不包括建設公司的辦公設備與員工薪資支出,以及,萬一在興建過程中,不幸發生天然或人為災害造成損失。
到這裡,所有的「硬成本」+「軟成本」,已經達到1坪約17.88萬元。知道成本後,現在來討論建商想要賺多少錢?一般「房地產個案總是會抓3成利潤」。
電子產業平均1年約10%毛利率來看,營建業1件個案就有3成利潤,看起來很不錯,但是,房地產一個案子從開始買地、規劃、興建、交屋等程序,一忙就要忙3年,平均每年利潤也不過是10%而已,而這10%利潤,還必須是工程順利進行才有辦法賺得到。
以這件個案為例,興建成本已達17.88萬元,加上正常3成利潤,推出銷售價格應該是每坪23.23萬元(17.88萬元×1.3=23.24萬元,這個時候,一般建商都會直接開價每坪25萬元銷售)。這個時候,你看看建商的銷售開價,就知道划不划算了!根據了解,這件個案的平均售價約在每坪18~19萬元左右。等於是你用這樣的價格,買到價值25萬元的商品,折扣是72~76折,這樣的交易當然划算。
以C/P值來看,用低於成本價格買進的優質產品,C/P值當然很高,用成本與市價銷售角度來看,這件的C/P值是大於1的。
可是,從成本計算,這件個案售價應該要訂在25萬元,建商才有合理利潤,現在實際銷售價格卻只有18~19萬元,難道建商在做慈善事業?其實不然,根據調查,這塊基地是建商前幾年買下來的,土地持有成本稍低,才能以較低的價格銷售!
從成本結構與銷售價格來看,這件個案具有增值潛力的,套句股票的說法「可以算是潛力股」,因為從「將本求利」的角度去考量,這件個案每坪售價應該要賣25萬元,但是卻只賣18~19萬元。
換到用股票市場的角度來解釋,是1檔個股,目前股價是25元,但是,卻辦理個18元的現金增資案,等於是參加現金增資的投資者,馬上就有7元價差的獲利,而這個7元的獲利幅度則有38%之多。參加18元現金增資的投資者唯一要擔心的是,股價會不會下跌?這樣的疑慮回到這件個案身上,等於是「用每坪18萬元買的房子,房價會不會跌?」
看看目前房價已經被炒高的林口、三峽這些區域,很多個案的價格已經登上了20萬元,要知道,3、4年前,區域個案的價格都還在每坪10萬邊緣。反過來看看淡水,3、4年前淡水預售不動產平均價約在每坪16萬元,如今平均價走到18~20萬元之間,依舊在穩健的持續成長中,後續房價上漲的機會,當然就應該繼續期待。(本文撰寫於2010年1月22日)